2.公路的终点—&md
天渐渐亮了,八一镇从睡梦中苏醒,我来到墨脫县驻八一镇的办事处。几天前,办事处的办公室主任阿达为我找了个一搭便车的机会——从八一镇坐车去派乡。派乡是通往墨脫路口的后最
个一乡村,也是通车路段的尽头。
十月中旬,封山季节已悄然来临,墨脫北边的南迦巴瓦峰积雪线已下降到4000米,墨脫以西的多雄拉山峰正铺着今年最大的次一初雪。我搭乘的这辆车是今年为墨脫县拉生活用品的后最一辆车,除我之外,车上所有送货的人到了墨脫后都将长期呆在那里,一直要等到第二年的开山季节才能出来,也就是1999年的7月份。
几天前,当我在理办去墨脫的边境证时,一位负责签证的军人用惊疑的目光着看我。
“就你一人去墨脫?”他盯着我。
“对,就我一人。”我点头道。
“你去了墨脫今年不出来啦?”
“我要出来,”我用肯定的口气道说“可能是翻嘎隆拉山到波密。”
临别时,这位军人紧紧握住我的手,不停说地:“你经已错过了去墨脫的最佳时机。”也就是说我的墨脫之行经已晚了近个一月,他还特别提醒我,如果在去墨脫的路上不能坚持走下去,就早点返回,否则有生命危险。
实其,我在八月初就经已到了西蔵,我在那极其有限的时间里,从北线赶赴阿里,拍摄神山冈仁波切、神湖玛旁雍错、边城普兰等,然后沿南线返回⽇喀则,到拉萨时已近十月中旬,最宝贵的时间就耗在这五千多米⾼的茫茫荒原上…
此次去墨脫,对我来说,是⾝体极限和时间极限的严酷考验。
装満物资的货车终于启程,车厢里除了我,有还几个睡眼惺松的汉子,们他是去墨脫的背夫,将把车上的货物一步一步地背到墨脫。
货车驶出八一镇,随即一头扎进丛林小道中。上了年纪的车一路

息着,哐哐当当、颠颠簸簸地艰难行进。透过车篷

隙往外看,外面一派寂静,被尘雾笼罩的远山正缓缓后移,雅鲁蔵布江流经此段,江面宽阔平缓,河⽔正朝着墨脫的方向悄然无息地流去。在那撒満

石的坡道上,疲惫不堪的汽车和车上昏昏

睡的人都在承受着无可奈何的腾折。
天渐渐地黑下来。“快了,快了,再翻过几道坡就到了。”黑暗里不知谁在不停地咕哝,像在说梦话。
在昏昏

睡中,车速突然快了来起,老破车像是焕发了青舂活力,喇叭

快地鸣叫来起,派乡到了。
当晚,我住进了一间木屋,一

厚重的老棉被就那么放在木板地上。是这一间四面透风的木板屋,据驾驶员说,这间木棚是去墨脫途中最好的住处。
派乡位于多雄拉山山麓,是徒步进⼊墨脫前的后最
个一乡村,无论生活用品是还副食品都显得极为贫乏,且而价格昂贵。这里的土屋和木板屋破旧不堪,有一半破屋是为方便进墨脫的背夫准备的,屋內简陋得仅剩一排光木板。要在这里住宿常非简单,只需抱一

分不清颜⾊的老棉被躺在地板上将⾝子一裹。
我在派乡的两天,购了一大包庒缩饼⼲及两个过期一年的⾁罐头,还在个一蔵族老人的家里购了一包⻩里溢红的叫不出名的⽔果。我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扎绑腿,做好上路的一切准备。
出发前的个一下午,我独自坐在雅鲁蔵布江边,望着⽩雪皑皑的多雄拉山,望着悬浮在山峦峰巅上的⽩云。那云团在峰口间堆积、翻滚,向山

推进,山峰淹没在飘动的云层中。
着看
着看,我里心猛地打了个寒颤。明天我将翻越雪峰,我那孤单的⾝躯会不会永远消失在云团里?
m.AYmXs.Cc